|
赞皇金隅石灰石矿生态修复项目项目时间:2022/6/11 项目地点:石家庄赞皇县金隅水泥矿区 项目概况:石质山体生态修复,石质破损面 所用植物:紫穗槐 一、项目简介 赞皇县,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,位于河北省西南部,太行山中段东麓,与高邑县、元氏县、井陉县以及邢台市的临城县、内邱县诸县相毗邻,县境东西长44.8千米,南北宽37.0千米,总面积1210平方千米。 赞皇县地处中纬度地区,属暖温带季风气候。四季分明,寒暑温差大。雨量集中,干湿期明显,夏冬季长,春秋季短。春季一般55天,夏季长约105天,秋季60天,冬季145天。春季干 燥多风,降水少。夏季受东南温湿气流影响,降水集中,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3%〜70%。秋季晴朗少云,温度适中,气候宜人,深秋多东北风,常出现寒潮天气。冬季盛行西北风,寒冷干燥,降水少。常年平均气温13.5度,一年最冷月(1月)平均 气温-2.9度,年最热月(7月)平均气温26.5度,年平均湿度62%,年降水量450〜550毫米之间。无霜期200天左右。 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现状: 项目位于石家庄市赞皇县金隅水泥厂。经调查,该采石场具有坡度大,水分、养分、土壤供给困难,立地条件极差,夏季辐射热高,气温干燥。数十年的开采已对山体植被和土壤结构造成毁灭性破坏,导致恢复难度大。经现场勘查采石场,土地资源破坏、水土流失严重,留下的石壁陡峭,形成了很大范围坡面高度在10-50余米且坡度50-90°的陡峭石壁。 项目现状 本次生态修复工程为石质坡面,坡面角度约70度,高18米。施工方式主要采用打孔或造穴种植紫穗槐灌木进行生态修复工程,主要技术为植物微生态种植技术进行修复,该技术具有显著提高苗木成活率,防止水土流失,保水、蓄水的功能,且全程环保无污染。 二、作业方案 1、项目施工工序划分: 灌木边坡栽植的施工工序:清理场地 一 定点放线 一 边坡打孔/造穴一 选苗木 一 运苗 一 定植苗木到种植棒 一 树坑添加营养土 一 放入定植好的植物微生态种植棒 一 填土压实 一 饱和浇水 一 养护管理 打孔造穴场景 苗木培育场景 苗木培育1周后 2、项目主要施工方法 根据造林地条件,主要围绕保土蓄水,采取工程措施。我们主要运用打孔栽植的方式。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留现有灌、草植被,防止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。本次工程采用120*200型植物微生态种植棒进行栽植复绿。栽植苗木为紫穗槐灌木,栽植密度为每平米4穴,每穴3株进行打孔栽植,苗木规格为2年生苗,地径0.4-0.6CM,高50-70CM,打孔规格为直径15-20CM,深30-40CM,沿等高级成行,株距50CM,行距50CM,上下呈“品”字形排列。 石边坡打孔施工及栽植方法: **、破坏面与地面夹角小于75° 1、对非稳定流石、泥土进行人工清理,在不对原有破坏面形成更大的破坏的同时,清理非稳定层,形成稳定的坡面; 2、利用我公司的高边坡施工设备,进行人工风钻打孔,形成直径15-20厘米、深30-40厘米的植生孔,同时将植树坑底的岩石打松、 形成裂缝、以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; 3、山坡绿化施工形成植树绿化坑,在植树坑的半周边修制集雨面; 4、在植树坑内放入由我公司研制的微生物营养基质,并进行一次浇水作业,荒山植树专用抗旱保水基质; 5、将定植好的宜生长苗木(移栽前将钵饱和吸水一次)放入植树坑内,周边用营养土填实、捣固。 6、对移栽树木进行二次饱和浇水作业; 7、一、二次浇水及种植棒移栽前饱和吸水,可以保证苗木在60天内完全无降雨的生长需要; 第二、破坏面与地面夹角大于75° 1、用吊板进行平台作业,施工人员在吊板上完成打孔、栽植等作业 2、在植树坑的半周边修制集雨面 3、在植树坑内放入由我公司研制的微生物营养基质,并进行一次浇水作业; 4、将定植好的苗木(移栽前将钵饱和吸水一次)放入植树坑内,周边用营养土填实、捣固;由于石壁光照时表面温度较高, 前期可用草帘覆盖; 5、对移栽树木进行二次饱和浇水作业; 6、一、二次浇水及种植棒移栽前饱和吸水,可以保证苗木在60天内完全无降雨的生长需要; 栽植作业完成 栽植后1个月 栽植后2个月, 栽植苗木均已成活 拍摄时间2023/5/7 苗木越冬后95%以上均已返青
植物微生态种植容器克服了塑料杯不易分解、透气性差、育成苗后移栽必须脱掉塑料壳等弊端,同时具有贮水力强、易分解、增加土壤有机质、操作简便,苗木成活率高等优点。
文章分类:
工程案例
|